机构设置
您当前的位置:
机构设置

衡水市行政审批局简介

(信息发布日期:2024-01-08)

          

 2017年2月,衡水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是全省第一家设区市成立的行政审批局,我市也是全省首个实现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全覆盖的设区市。我局内设16个职能科室,下设3个事业单位,共有行政编制人员50人,事业编制人员68人,是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主阵地。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局共整合全市24个行政审批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共承担162项行政审批职能。除市行政审批局之外,政务服务大厅共进驻等57个常驻部门和单位,其中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38个,提供公共服务部门8个,银行系统11家。入驻人员294名,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96项,实行“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了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近年来,我局推出多项便民利企“微改革微创新”服务举措,实行“一窗受理”新模式,推行工作日中午和周六周日“不打烊”制度,实施减证便民行动减少申报材料60%以上,EMS免费邮寄服务,推行政务大厅智能化建设,试行使用电子身份证,梳理500余项群众呼声高、办理量大的服务事项上线“指尖办”“冀时办”,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即时办”和企业开办“一日办”,通过优化整合不动产登记审批流程实现1个小时左右完成,以远程视频代替传统现场勘查,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结合省级改革试点市,通过推行建设项目“标准地+承诺制”和政府投资“双基”建设项目“一会三书一证”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5个工作日内,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内,城市规划区内不新增用地且不改变土地用途既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审批时限为30天,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控制在20个工作日内。在进一步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的基础上,打造“标准地+承诺制”改革2.0升级版,以衡水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了《打造“标准地+承诺制”2.0升级版实现社会投资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项目单位在签订入区协议、土地使用权主体相对明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土地出让前期手续办理时段,提前进行设计方案等文本编制,各相关部门视同该主体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步开展项目涉审资料的容缺预审等前置服务,在项目依法取得正式用地手续且符合许可条件后,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同时发放,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深州市、阜城县、故城县、安平县、高新区已有9个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平均节约项目落地开工时间60余天。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在全省率先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交易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公共资源和政府采购等行为。

    2018年,全省“双创双服”现场会在衡水召开,常务副省长袁桐利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9年,市民中心服务大厅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2019年全国优秀政务大厅评选中,衡水市政务服务大厅获得“服务优化奖”;2020年5月20日许勤省长对我局“一企一照一证一码”的改革做法进行重要批示,要求将经验在全省推广。2021年,常务副省长袁桐利、副省长丁秀峰对我市“交房即交证”工作给予肯定性批示,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2022年,省长王正谱、副省长胡启生对我市“交房即交证”工作给予肯定性批示,并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3年,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立潮头: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质效,涉企和民生事项100%实现进驻;市县两级设立企业服务中心14个,累计服务企业1.7万家;实施招投标“双盲”评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改善。结合衡水市实际,创新推出“标准地+承诺制”改革2.0升级版、“就近跑一次”、企业设立登记全域通办通取、“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联动过户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推动经营主体提质增量、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高效办成一件事、“不见面审批”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经验做法被新华社、河北日报等媒体刊发,《衡水市“随信联合查”助力监管减负增效》获评全国信用优秀案例,衡水市行政审批局被省政府授予“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省市联动“迈开两条腿、对接各部委”,承接“个转企”、“政务服务系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共青团服务融入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政务+志愿”融合服务、残疾人事项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代办等国家级改革试点,服务全省大局,“个转企”国家级试点建设经验做法在省政府办公厅《专题信息》《要情快报》刊发,并得到副省长董兆伟肯定性批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